首页-博希娱乐-博希平台-博希注册
博希娱乐平台报道:
这是沈晖在2022年11月给威马定下的首要任务。到了2023年,形势没有缓和的迹象,2月3日,沈晖又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,威马现在“正搏斗在凶险残酷的角斗场中,经历着艰辛和苦难的洗礼”,全体员工都必须有 "退一步山崩地裂,进一步力拔山兮" 的信念和坚持。
为了活下去,威马正积极寻求“开源”。2022年6月,威马披露招股说明书,谋求在香港上市,募集“救命钱”。这是威马第二次冲击IPO,此前,威马曾试图在科创板上市,最终石沉大海。2023年1月,威马汽车宣布战略并购香港上市公司Apollo出行,这被市场解读为计划借壳在港股上市。
但就算能上市成功,威马还能取得资本青睐吗?威马曾经是资本的宠儿,2020年9月,威马宣布完成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,这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规模单轮融资。到2021年底,威马累计融资额超350亿元。
威马把钱重点投向了建设自有工厂,先后耗费巨资建成温州、黄冈两座生产基地。此前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曾对外表示,过早对黄冈第二工厂投入的后果就是产能长期闲置和资金空转,这给威马带来很大的资金负担。但如今,近90%的产能闲置,两个基地的日常运营俨然成为沉重的包袱。
沈晖在2月3日的信中称,威马要积极拥抱合作,开放共赢,未来公司的研发能力和量产能力将全面对外开放。这被市场解读为威马或将进行代工。
此前,塞力斯在汽车行业一直属于边缘角色,但自从与华为合作造车后,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“新势力”之一。赛力斯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,随着新能源车型畅销,预计全年营收335-350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100.38%到109.36%。这为拥有自营工厂的威马提供了另一个发展思路。
此外,在竞品车型升级换代节奏加快的背景下,威马亟需补齐研发的短板。
传统燃油车时代,消费者更看重汽车的机械性能,换车周期通常在十年以上。进入到新能源车时代,消费者更看重汽车的智能化体验,换车周期大大缩短,相应的,各大车企加快了车型更新频率,畅销车型几乎每隔一两年都有大的升级。相比之下,威马的车型略显老旧。
2019年的销量冠军EX5于2018年9月上市;目前最新的车型W6、E5,分别上市于2021年4月和8月。无论是外形、动力性能,还是人机交互,已经落后于同级竞品。在这背后,是威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过低。
威马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9-2021年,威马研发投入分别为8.93亿元、9.92亿元和9.81亿元,总计28.66亿元。而在2021年,“蔚小理”研发投入在32.9-45.9亿元之间。换言之,威马三年的研发费用不及“蔚小理”一年的投入。
除了研发滞后,威马在营销端也存在短板。汽车行业本就是烧钱大户,常年霸榜电视、网页及手机APP的黄金广告位,花钱如流水。2021年,“蔚小理”营销费用最低也有近33亿元,其中蔚来高达近69亿元,比研发费用还高出23亿元。
既没有花钱搞研发,又没有投入做市场营销,威马在供销两端全面失速,与其他“新势力”的差距越拉越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在经历一系列负面传言后,2月17日晚间,沈晖转发威马汽车官微称,过去一年因为疫情和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,威马确实遇到一些困难,目前正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进行调整,全力保障复工复产,保障终端用户的体验。